纵有万般不舍,还是得动身跋涉,随着开学日子的一天天临近,全家人都开始为他动身入学做着准备。整理行李物品,购买衣帽鞋袜,订车票,规划行程,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。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,一去就是一千三百公里外。从未坐过高铁,从未去过广西的他充满了喜悦。少年不知愁滋味,爱上层楼,大概就是他的心态吧。
亲朋知道他将远去求学,纷纷祝贺,500元、800元的红包表达了对儿子上大学的美好祝福。好友见了我发的录取学校和专业,说学校虽远,但所在城市有温度有颜值,专业有技能有未来,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我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儿子,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当初选这所学校的期许。原本妻子不打算去送儿子的,二号忽然说能请到假,让我快买票。所幸票还有,儿行千里母担忧,是一点也不假的。
九月三号,全家人在屯溪饭店聚了个餐,出行的号角就正式吹响了。席间,大人们再三说着以过来人身份告诫儿子的种种注意事项,儿子那听出老茧的耳朵已有些不耐烦似的。觥筹交错,美食菜肴,徽州的风俗大体如此,每每有重大事件,必是高朋满座,摆酒设宴。
兵马未动,被褥先行。三号通过邮政快递,已向学校汇去,减轻了出行负担。五号晚,又整理了满满两拉杆箱。满脑子,把生活所须物品滤过了一遍,总觉得有带不完的东西。筛选了几遍,箱子的容积实在有限,只得舍弃一些,准备去学校超市添置。晚上十一点了,躺在床上总是睡不着,点了灯,临行又开箱整理一回,才沉沉睡去。翌日清晨,晴空万里,小区空气中有淡淡的桂花香,送我们去高铁的车如约而至,我们拉着行李箱出发了。
似乎今天的车速特别快,不大会功夫就到了高铁站,巍巍的黄山北站,分外壮观。下了车,过安检,找一处空位坐下。时间尚早。之前儿子买的学生票,身份总不能验核,又赶忙跑到购票窗口询问。票房窗口排满了人,见一穿工作制服的人员帮一人购票机上购票,于是见缝插针地向他打听咨询,得到的答复是,无须担心,可走人工通道。折回,到椅子上安坐等待,见检票口人工通道有工作人员,又忙去核实,得到的答复是:可以。这才放下心来。近了,近了,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“请购买了G1509次列车的旅客开始检票进站。”播音员那磁性的声音传来,检票口已站满了人流,我们拎着箱背着包依次穿过人流,走上了月台。高铁已然停靠妥当,上车找位,刚坐下来,只听嘟嘟嘟三声,车门关闭,火车像飞出的子弹一般,快速向前驶出了。我们望向窗外,眼前是陌生的风景,山绵绵,水迢迢,像电影镜头向身后飞奔。过隧道时,耳畔只闻咣咣的声响,出洞才又恢复如常。50分钟,车子停靠上饶站,得同站换乘柳州的G1501次列车。中间有40分钟时间。我没有换乘的经历,下车就径直去问站台上的工作人员,他说,跟着人流往前走就是了。我和儿子提了行李飞奔,妻子却走得慢,被落下了一大截。我和儿子不约而同地喊,快点哦。她才飞奔赶了过来。上饶是小站,顺着人流,下电梯,跨台阶,过安检,再次入二层候车厅。时间只剩二十分钟了,正值中午,儿子肚子饿在站内买一包小蛋糕,一问竟然要15元,但也只能忍痛买下。时间到了,候车室又是人流攒动,检票,上月台,登车。这趟西南方向的高铁,从上海直达南宁,串起了小半个中国,横跨六个省份。随着列车启动,江西、湖南、广西的沿途风景,奔涌而来,目不暇接。我们比较着这风景房屋楼阁与家乡的不同,也聊以打发这漫长的旅途时光。随着车轮的飞奔,驶离家乡是越来越远了。儿子不禁说出,这么远啊,还没到达。
晚上八点零七分,列车正点停靠柳州车站,带着满身劳顿,终于到达了今天的终点站。出站台的那一刻,呼吸着柳州的新鲜空气,妻子说,还是黄山的空气好,这儿似乎有沉闷的感觉。是吗?我好像不觉得。入住火车站旁早早在同程网上下单的酒店,放下行李,便想趁着夜色去逛逛这座城市。
儿子在手机上约了滴滴,去风情港美食街。接我们的是一位当地滴滴师傅,他非常热情好客,一路上介绍76层的城市最高写字楼,一会又谈起新城老城的发展,还特地告诉我们柳州的风景区都不收门票。车子穿过城市,柳江流光溢彩曼妙的身姿展现在眼前,灯火中楼房倩影倒映水中,水天相接。风情港,就在柳江边立交桥下,这是一条极具烟火气的步行街。小摊上,灿如白昼的灯火照着,空气里弥漫着烧烤的气息。湖南臭豆腐,柳州螺蛳粉,贵州米糕,俨然是集西南地方美食于一炉的风情文化街。穿过街市,临江岸边,闻听音乐声飘来,凑近一看,几处喷泉正随音乐变幻多姿。几艘画舫徐行在柳江上,灯火辉映,飘渺空灵。岸上人群涌动,纷纷掏出手机留影。再去青云民生街看看,我提议。转过立交桥下的一条马路,青云街就到了。与风情港不同的是,这里摆的是衣帽鞋袜及水果之类。大颗粒的水晶葡萄、青翠的柑桔、澄黄的香蕉琳琅满目。柳城的软芡糕、云片糕也挺有诱惑力。十点了,肚子有点饿,找一处小店,要了二两桂林米粉,啃了一个鸭爪。这儿的粉,与家乡黄山的粉丝当属一类,加了花生米、香肠、豆腐包之类配菜,有一种淡淡的臭味,反正我不喜欢。但妻儿却大快朵颐。返回旅馆已是十一点了。
来柳州的第二天,居然下起了中雨。把我们堵在了旅店里。买了伞,就近吃个早餐,就匆匆赶去火车站,寻找接站的大学校车。今天是正式新生报名的日子,学校有车在火车站专门接新生及家长。东门广场有不少拎箱扛包的人,一问也是来报到的。寻了一圈,没见车,让儿子再去寻。他一会回来了,说见了举牌的人,车在西广场呢。从火车站中穿过,果然有背着红色绶带的学长举着牌在等候。家长队伍已排得很长。由于运力有限,一趟只能接120个人,车开一趟得40分钟,造成了人流排队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坐在凳子上等了半小时,前面通知,车来了。队伍便动了起来,过广场,雨越下越大,鞋子全湿完了,终于登车。一位学长清点人数后,车子便向郊区学校驶去了。柳江一晃而过,开阔潋滟。新区的山渐渐高耸起来,山边有五菱汽车广告牌,有紫荆花的道旁树。终于在一片高楼林立的校区房前停住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校牌赫然出现在眼前。门前有高举各色学院标志的志愿者夹道欢迎。迎面是宽阔的校区道路,高大的建筑、灿烂的花朵、茵茵的绿草、高大的树木,还有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,但愿儿子在柳铁能圆自己心中的梦想。为迎新生,学校还特意在宽大巍峨的教学楼前,布置高铁背景的欢迎牌楼上面写着:你向往的远方到站了。显得无比温馨,给人亲切感。
我们在报到处遇到2022届学长、广西百色迎新志愿者小陈,他热情走上前来说道:“叔叔、阿姨,你们是送学弟上大学的吧,我是大学生志愿者,让我来送你们去新生宿舍吧。”他看到我们带了许多行李,又帮忙提了一袋。我和小陈攀谈起来,从他言语中,我得知,他已经来了一年了。他说,给别人带来快乐,自己也很幸福。过去他刚来的时候,也是志愿者帮助了他,他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。宿舍在六楼,没有电梯,这是极耗体力的。扛着行李,一路登攀,汗流浃背。到了607寝室,有同学先到了。八人间,上下铺各四。儿子选的是上铺。妻子扶着登梯,缓缓而上,跪在床板上,用一块湿布把床面擦了又擦。铺草席,挂蚊帐,安顿好床铺,再整理行李物品。缺的总是很多,去学校超市又搬回了不少东西。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父母总想多付出些,愿孩子的生活少些烦恼。一切归整的差不多,就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。
学校有六个食堂,天南地北的美食这儿差不多都能见着。一走进食堂,一股淡淡的螺蛳粉味道迎面扑来,洋溢着特有的烟火气息,抚慰着灵魂。其实,学校伙食是很朴实的,也不贵,比如盖浇饭,两素一荤12元,饭可随便加。两荤一素14元。铁盆盛饭,色香味俱全。我们要了几份,第一次品尝了大学的食堂味道,很是感动,像是自己也读了一回大学似的。
吃好饭,我们领着儿子在学校参观了起来。从信号学院,转到了建筑学院,又转到汽车学院。学校的操场很大,塑胶的,标准四百米跑道。学校多的是木棉树,膨大的树干,参天耸立,干上有刺。树下停着各色轿车,以五菱,宝骏为最多。校大门处停放着一辆老式机车,历史应该比我年龄都大。机车旁,有个人工湖,清波潋滟,是个极佳的僻静读书之处。
下午三点半要开家长会,由于定了火车票,也只听了前半段。院长和声细语地介绍了各专业情况,及近年就业情况,说话很坦诚。
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,我拔了儿子电话,让他出来一趟见一见,我们准备坐校车赶往高铁站了。儿子来了,妻子说,我们回去了,生活上要照顾好自己,好好学习,有难处及时打电话。从妻子的脸色能看出她心情有点压抑和失落,我对她说:“做母亲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。”
上高铁了,我给儿子发了条微信:“我们回去了,在外面要学会照顾好自己。”一会儿,我们在高铁上收到了儿子发来的微信:“爸爸,妈妈,这么早就离开吗?”一句软软的话语击中妻子的软肋,妻子别过身,两行热泪从妻子眼眶涌出……我慢慢地意识到孩子母亲的落寞。儿子长大了,是我们的惊喜,还是我们的失落?我知道,从这一刻起,生活中多了一座城市的牵挂。愿你展翅高飞,遇良师,择佳友,不负时光,学业有成。
奔赴三千里,来去三天匆匆行程,我们送儿子上了一回大学。